2019-03-06 08:52:57| 来源:admin| 浏览量:448
一、绘制整车原理图
例如:电子钟、防盗系统、室内灯、门灯、车载电话等电器件工作电源由蓄电池直接供电。其它电器的电源均受点火开关控制。
二、确定线束的走向及保护形式
1.确定线束的具体走向和合理分段设计:
电线束的分段设计就是根据电器件的类型和在汽车上的位置将电线束分成若干段。因为若将整车用电器用一根电线束连接起来将会给制造与装配带来不便。
2.确定线束的外保护形式及过孔的保护;
三、导线的选取
1.确定导线的类型:连接线加工
2.确定导线的线色;
原则上同一护套内不能有相同线色若线径差别大可以考虑。
3.选取导线截面积
①通常传递到零件的电能应该不小于系统提供能量90%(即电压降损失小于10%)。
导线截面积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I=P/Vs
A=IρL/Vd。
公式中:I——电流;P——功率;Vs——系统电压;A——导线截面积;Vd——允许最大电压降损失;ρ——铜电阻率;L——导线长度。
以前照灯电源线为例说明上述公式的使用:
K2车前照灯近光灯丝的功率为55W,系统电压为12V,计算出电流值为4.6A。前照灯的供电端到灯丝的距离为5m,根据表4给出的线路允许最大电压损失为0.3V,计算出导线截面积为1.4mm²。如按表4给出的端子及线路允许最大电压损失0.6V,计算出导线截面积为0.7mm²。
②为了避免温升对线路的影响,在导线截面积计算后,还要通过对连续工作时电流密度的校核后,才能确定导线的截面积。不同粗细的导线,允许流过电流不同。
③按规定对计算出的两种截面积进行校核:其公式为S(电流密度)=I/A
截面积为1.4mm²的导线大电流密度为:3.3A/mm²
截面积为0.7mm²的导线大电流密度为:6.6A/mm²
可见,这两种截面积的导线,其电流密度都在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考虑将这段导线截面积圆整并确定为1.25mm²。
四、端子及护套的选择
1.确定线束上端子和护套
①线束上与用电器对接的护套根据用电器的护套来选择。
近年来汽车用用电设备发展很快,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增加了防水措施,及对接的缩紧结构。
如:雨刷电机位于发动机机舱内,舱内温度、湿度偏大并存在腐蚀气体为保证端子不受腐蚀和意外短路,同时也防止毛细现象从端子进入腐蚀线束,采用防水密封的护套。
②线束间的对接护套要根据使用环境来考虑是否防水,还要根据位置及固定方式选择护套型号。
如:K2驾驶室内左右A柱处的对接护套使用了有固定孔的固定支架则护套采用与之相应的孔径的固定卡。
2.在选取端子时,主要是针对选用的护套来匹配相应的金属端子。在设计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端子要优先选择接触电阻非常小的双弹簧式的结构;
②保证金属端子与护套间的合理匹配;
③针对压接电线的截面积及通过的电流选择合适的端子;
④对于单孔密封的护套,要选择尾部能压接防雨塞的端子;
⑤对于要求性能较高的安全气囊、ABS、ECU等用的端子应优先考虑镀金件。
五、熔断器的选择
1.根据负载的容量,确定熔断器的容量。
熔断器额定电流=电路最大工作电流/80%
例如:K2车的前照灯两个远光灯为110W,最大工作电流为11.5A用此关系式计算出该路熔断器为15A。
2.同时在选用熔断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影响整车性能及安全的用电设备要单独设熔断器如发动机ECU及ABS。电阻型负载与电感型负载要避免使用同一熔断器。
六、绘制图纸
1.根据上述基础工作,绘制线束2维和3维图纸。
2.根据经核准的3维装置图,校核2维图纸,特别要对尺寸给予足够重视。认为2维图纸的所有内容准确无误,可发图,经认可后试制、批量生产。如发现校核的2维图纸有误,进行更改,直至合格。
七、其他因素
设计时还有很多因素必须考虑:
①线束设计的安全性要高、可靠性要好、具有可修复性,不可造成热聚积;
②电气性能要好,因此线束走向尽可能短,以减少线路电压降,只要满足机械强度可使用更细的导线,以降低线束重量;
③线束在车上的布置尽量远离热源,要防水、防腐蚀,要避免摩擦;在易发生碰撞的线段,采用软保护;
④可生产性要好,比如:加防水胶,套胶管要容易;
⑤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比如:一个子系统尽量要设计到一根线束上。